4月4日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培訓中心(IKCEST)絲路培訓基地第50期絲路工程科技發(fā)展專項培訓暨西安石油大學首屆“絲路縱橫”國際學生專題培訓開班儀式在我校雁塔校區(qū)第五會議室舉行。我校副校長陳軍斌出席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授為我校國際學生作了專題講座。西安交通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我校教務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及全體注冊培訓國際學生參加儀式。
陳軍斌副校長在開幕式上用英文致辭。他代表學校對陶文銓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本次培訓的共同承辦方西安交通大學表示衷心感謝,并對絲路工程科技發(fā)展專項培訓在我校開班表示祝賀。他還在致辭中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歷和科研心得,闡述了絲路專項培訓對提高科研認知的重要意義,希望我校國際學生通過本次培訓多聽講、多參觀、多互動、多實踐,豐富專業(yè)知識、提高應用技能、拓展研究視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擴大中外文化、教育及科技交流。
西安交通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院長邸德海教授代表承辦方致辭。他介紹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培訓中心(IKCEST)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成立絲路培訓基地成立的背景和發(fā)展目標,希望通過培訓與在華國際學生一道分享中國的先進技術成果和科技發(fā)展知識,共同推動世界各國發(fā)展和社會繁榮。
我校烏干達籍留學生羅納德代表所有培訓學員發(fā)言。他感謝中心和學校為大家提供的培訓機會,表示一定不負期望,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文化交流做出應有貢獻。
在主題講座中,陶院士圍繞數值模擬在能源工程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講授。八十歲高齡的陶院士在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堅持全程站著為學生們完成了講授,高端、權威、專業(yè)、精彩、全英文的課程講授贏得在場國際學生的盛贊。講座結束后,陶院士還現場回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互動氣氛熱烈,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講座了解了前沿科學的動態(tài),收獲良多。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簡稱“國際知識中心”、“IKCEST”)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二類中心,2014 年6 月在北京成立,依托中國工程院建設。2017年2月,“國際知識中心”聯(lián)合西安交通大學設立絲路培訓基地,并舉辦絲路工程科技發(fā)展專項培訓,旨在通過系列專題培訓,以集中面授、參觀學習、互動交流、實踐應用等多種形式,面向絲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在華外向型企業(yè)技術及管理骨干等開展工程科技培訓。通過集中培訓、線上線下學習交流,使學員掌握在互聯(lián)網+、智能制造、醫(yī)藥生物、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國際工程科技前沿知識,推動中外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推廣,為絲路沿線國家培養(yǎng)本土化人才,促進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在人才、技術、產品和資源等方面的國際交流,為絲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持。成立以來,先后舉辦了大數據、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醫(yī)學科技、新能源前沿技術、電氣工程前沿技術等領域的四十九期專項培訓班,培訓對象為來自世界各地近一百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0余名學員。
此次我校與西安交通大學聯(lián)合承辦絲路專項培訓,既是我校作為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常務理事單位承辦的學會2019年度留學生學術活動,也是我校國際學生學術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升我校國際學生教育質量,開展工程科技國際學生的培養(yǎng)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文:黃愷